满堂彩

政 府 工 作 报 告

发布日期 : 2022-01-27 来源 : 沧州日报

——2022年1月23日在沧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一、2021年工作回顾

刚刚过去的一年,是我市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。在“两个一百年”重大历史交汇点,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紧紧围绕构建“一港双城三带四区”发展格局,加快推动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,实现了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。

——经济发展稳中向好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,达到4163亿元、全省第三,增长7%、全省第二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3%、全省第三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、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8.8%、5%、6%。工业用电量增速全省第三,快递业务量和收入连续两年跻身全国50强,预计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%、全省第三,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、活力日益增强。

——产业结构更趋优化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8∶41.5∶50.5,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%,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%。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50家、高新技术企业122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862家,四星玻璃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,全国首个“自动驾驶标准验证及全域测试示范基地”落户沧州。

—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。全省首创“三类”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全流程管理服务导图,编制公开审查要点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推广,行政备案清理规范入选国家级试点。全年引进京津项目166个、总投资400亿元,肃宁协同园和沧东新材料产业园签约雄安新区转移企业99家,华北石化高纯氢产品直供北京冬奥会。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—中东欧(沧州)中小企业合作论坛,16个国家、700余位嘉宾“云端”参会。

——生态环境明显好转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_2.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.5%、13%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73.2%,三项指标在全省八通道城市中分别排名第一、第二、第一。国、省考断面水质在全面“消劣”基础上实现全面“消Ⅴ”,达标率保持100%,捷地减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,水环境质量创13年来最好水平。完成营造林8.37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28%。

——人民生活持续改善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0.5%,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.8%和10.3%左右,城镇新增就业9.92万人、超出年度计划2.45万人。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承诺全部兑现,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各位代表,2021年也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。新一届政府坚持以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,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,把“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、美丽沧州”作为奋进新时代的主抓手、最强音,努力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,在加压奋进中跨越赶超,在攻坚克难中开创新局。

(一)扛起政治责任,以战略之举办好“三件大事”。始终把省委要求铭记于心、见诸于行,举全市之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速突破。编制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六大专项规划,对沿线176处文化遗产和375个非遗项目勘察摸底,“一物一策”建立保护名录。启动实施总投资178亿元的园博园、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25个重点项目,完成堤顶路全域硬化、河道清淤疏浚与岸坡护理,捷地御碑苑、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建成开放,朗吟楼、南川楼复建主体竣工,重现“三楼相映”历史风貌,亮出千年运河金色名片。举办以“魅力运河·文武沧州”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,签约项目28个,总投资206亿元。沿海经济带建设提质升级。成立渤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工作专班,改革方案得到省委批准、进入实施阶段;港口转型升级加快推进,通用散杂货码头开工建设,启动邯黄铁路扩能改造、中铁铁路等专用线工程,黄骅港吞吐量完成3.1亿吨、集装箱87.1万标箱,同创历史新高;总投资120亿元的北京麦朗芬杰生物科技、20亿元的杭州聚合顺己内酰胺切片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,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全省首批化工园区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标推进。打好“节引调补蓄管”组合拳,制定《沧州市水系连通规划方案》,实施“万塘千渠百河”工程,多渠道引水14.8亿立方米,关停取水井1.7万眼,全年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.14亿立方米,深、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5.39米和1.48米。东光、海兴入选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。

(二)厚植根基命脉,以精准之策狠抓项目建设。坚持“工业立市、项目强市”不动摇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、投资见效“三大攻坚战”擂台赛。加快建设扩总量。研究出台“促招商抓项目扩投资”一揽子政策措施,健全完善15项工作机制。7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7亿元,超年度计划37%。组织三、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,以及产业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,共开工项目354个、总投资562亿元。精准招商拓增量。开展招商引资“季度攻坚”,建立领导招商常态化机制,市县两级党政“一把手”走出去招商,举办“长三角”招商环境推介会等系列活动,下半年签约域外亿元以上项目486个,总投资1723亿元。产业升级优存量。编制完善“4+5+3”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,聚焦建链补链延链强链,实施“万企转型”行动,累计组建10家省级工业诊所,149家规上企业新设研发机构。新增“4+5+3”现代产业体系项目269个,投资贡献率达到65.2%。要素保障提质量。扎实推进“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”活动,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联制度,开展政企恳谈会等活动,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破瓶颈、解难题。与建行河北分行签订16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,完成信贷投放179亿元。东光获评“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”。

(三)紧盯短板弱项,以非常之力推进城镇化建设。聚焦聚力城乡快速发展,奔着问题去、迎着困难上,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新沧州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,推动城市更新和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协同发力,引进中铁投资、中铁建、葛洲坝等战略投资集团,总投资1306亿元的72个城市片区更新项目强势启动;全面实施拆违拆临、整治“住改商”等20项重点任务,拆除违法违章建设31.7万平方米,治理城市乱象近30万处,新增停车泊位2.5万个,城市容貌焕然一新。以县城扩容提质为重点,制定出台《沧州市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》,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。完成沧县纸房头乡、运河区南陈屯乡等8个乡“撤乡设镇”工作,建制镇比例达到66%。黄骅被确定为全省“城市体检”试点,任丘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(市)第44位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,“两不愁三保障”成果巩固提升,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粮食总产量93.2亿斤、再获丰收,泊头、青县、盐山入选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(市),唇动食品、华海顺达获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,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落户沧州。新改造户厕21万座,申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07个,农村垃圾处理“村收集、乡转运、县处理”模式实现全覆盖。南皮双庙村、吴桥前李村等5个村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乡村治理试点。

(四)坚守为民情怀,以持久之功提升民生福祉。把目光聚焦到群众关心事,把精力倾注到民生细微处,大力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2200余件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,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、中小学26所,关停取缔无证培训机构1158所,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%,“双减”工作成效得到教育部肯定;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系列活动,吴桥获评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,河间入选“中国文化百强县(市)”;冰雪运动提速普及,全市参加冰雪运动人数突破300万;我市运动员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2金3银1铜的好成绩。深化“四医联动”改革,建成县域医联体29个,市中心医院河间分院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县院区投入使用,我市被授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进市。时刻保持疫情防控高度警觉,坚持“三个关口前移”,严格“三道防线”查控,成功处置任丘境外输入病例,守住本土确诊病例“零新增”底线。高效稳妥推进疫苗接种,累计接种1678万剂次,三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超过93%。平安沧州升级加力,有效应对罕见夏秋连汛,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,“雪亮工程”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全面完工,根治农民工欠薪工作连续4年被省评为A级,沧州获批“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”。

(五)牢记初心使命,以务实之风强化政府自身建设。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“四史”宣传教育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进一步树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对省委巡视“回头看”反馈问题,照单全收、坚决整改,逐项制定方案、明确“四个清单”,确保件件落地、事事见效。深入开展“两转两促三思考”活动,将“六个转变六个强化”贯穿始终,持续严政风、转作风、树新风。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,坚决遏制“四风”反弹回潮,全市“三公”经费下降5.1%。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,积极配合人大系统四项联动监督和“6+1”联动监督“回头看”,人大代表建议162件、政协提案463件全部办复。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人防海防、气象地震、妇女儿童、老龄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。

各位代表,在半年的工作实践中,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、战胜的挑战比预判的多、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。这是认真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,是市委统揽全局、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市政协有力监督、大力支持的结果,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、共同奋斗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,向驻沧解放军、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,向所有关心支持沧州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安不忘危,兴不忘忧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。主要是:投资增长相对乏力,重点项目数量少、体量小,对房地产拉动依赖性较高;产业结构不够优化,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;港口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,渤海新区增长示范和拉动效应还未充分发挥;自主创新能力不强,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;城乡发展差距较大,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,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;改革开放仍需加力,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;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固步自封、小进即满思想依然存在,缺乏主动出击、率先发展意识。我们将直面矛盾、正视问题,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。

二、2022年工作思路和目标

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沧州加快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,注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份。使命考验担当,责任无比重大,我们当倍加努力、奋发作为,以沧州工作的新成效、新进步服务国家大局、献礼历史盛会。

在未来的征程上,我们要看到,面对“两个大局”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,面对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,党中央举旗定向、掌舵领航,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科学研判大局大势,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,深刻阐释经济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为我们应对挑战、加快发展确立了总定位、总方向、总遵循。从容稳健做好今年工作、办好自己的事情,我们有坚强的政治引领、有强大的政策支持、有叠加的战略机遇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,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所在、信心所在。我们一定要坚持先立后破、稳扎稳打,用改革的办法扫除障碍,用市场的力量激发活力,用政府的工作稳定预期,聚精会神答好今年经济发展考卷。

在拼搏的赛道上,我们要看到,在不进则退的竞争格局中,沧州面临标兵渐远、追兵渐近的双重压力。突出重围、超越自我,推进我市在全省占比更高、分量更重,内因至为关键,思路尤其重要。在市委“一四五九”工作思路的引领下,全市上下努力干成了一批关乎全局的大事要事,破解了一批影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,推动我市站在了拼一拼就能冲上去的发展拐点上。在这一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,我们必须秉持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气概,直面挑战、迎难而上,同强者竞争、与时间赛跑,在各个领域加快打造更多增长点、引爆点,一年给一年打基础,一年给一年增后劲,全力以赴为发展赢得优势、赢得主动、赢得未来。

在发展的舞台上,我们要看到,沧州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位置特殊、作用重要、任务艰巨。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“两翼、两区、三群、六带”的发展布局,建设“环渤海港口群”“大运河文化带”“沿海经济崛起带”“冀中南转型升级示范带”等要求与我市息息相关,为我市在全省发展中担当更重要角色创造了先决条件。特别是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,在新一届市委班子坚强领导下,全市发展思路更加清晰、发展合力空前凝聚,人心思进、人心思变、人心思干的氛围日益浓厚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正在聚集的有利因素、已经形成的发展动能,在战略上更加主动,在战术上更加精准,以“干在实处”推动“走在前列”,加快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。

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,紧紧围绕省委“三六八九”总体思路,积极融入“两翼、两区、三群、六带”发展布局,围绕构建“一港双城三带四区”发展格局和“三件大事”,坚持强化四大支撑、抓实五大路径、实施九大工程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统筹发展和安全,统筹当前和长远,坚持抓投资、上项目、促发展,扩大消费,扩大就业,积极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持续改善民生,搞活市场主体,优化营商环境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保持社会大局稳定,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、美丽沧州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%左右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%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%以上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5%以上,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%左右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%以上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%以上,城镇新增就业7.5万人。

实现上述目标,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:

(一)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。这是方向、使命和任务,必须全方位落实、多目标推进。放到新发展理念的参照系中,沧州面临经济总量不大、发展速度不快、质量效益不高、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,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、制定重大政策、部署重大任务、推进重大工作中去,校准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坐标”,练好高质量发展的“内功”,确保新发展理念在沧州落地生根、形成生动实践。

(二)坚定不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。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,必须把稳的举措做实,让进的动力迸发。坚持稳字当头,抢抓中央政策机遇,加强经济运行调度,落实落细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各项措施,稳信心、稳预期、稳大局。进是当务之急,要把主动出击和借势发力结合起来,抓住有效投资这个“强引擎”、扩大消费这个“压舱石”、城市更新这个“突破口”,以思想观念之进、改革创新之进,推动沧州发展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(三)坚定不移构建“一港双城三带四区”发展格局。这是省委赋予沧州的发展定位,必须站高谋远、全力攻坚。市委、市政府着眼发展形势和空间格局变化,加强顶层设计,进一步确定了“三带四区”的新内涵。“三带”,即东部沿海经济带、中部大运河文化带、环雄安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带;“四区”,即东部沿海率先发展区、中部都市核心发展区、西部对接雄安发展区、南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区。我们要大力提升“一港双城”发展能级,推动“三带四区”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,加快形成多极支撑、多元发展之势,为优化沧州生产力布局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。

(四)坚定不移以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。这是发展的基础支撑,必须全领域、全过程协调推进。我们要持续增强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,既要扭住发展第一要务,抓牢抓实“四大支撑”“五大路径”“九大工程”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;又要坚持底线思维,在各安全领域下好先手棋、打好主动仗,以举措的确定性应对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,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循环。

(五)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这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必须矢志不渝。坚持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,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,促进居民增收要多措并举,基本公共服务要精准兜底,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、惠民力度只强不弱,切实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,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,一笔一画写好沧州民生大文章。

三、2022年重点工作

今年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,我们必须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上来,按照市委“一四五九”工作思路,聚焦重点、锚定目标、创新举措,着力做好九个方面工作:

(一)全力以赴抓好“三件大事”,推动“两带”并进、压采收官,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

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发力突破。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运河文化名城目标,加快打造运河文化保护带、生态景观带、全域旅游带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。突出规划引领,编制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、沿线乡村振兴发展等系列规划,进一步完善“1+6+1”全域规划体系。突出项目建设,以承办省第六届园博会和第五届规划设计大赛为重要节点,加快总投资225亿元的19个重点项目建设,确保园博园、非遗展示中心、大化工业遗存提升改造、中心城区生态修复和旅游通船(渤海路-海河路段),以及南川楼和朗吟楼文化街区、文庙片区一期改造提升等项目7月底前同步建成运营,努力把园博会办成彰显城市魅力的盛会、共享运河文明的盛会。突出全域管控,做好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修缮,持续开展河道两侧2公里核心监控区综合治理,因地制宜完善植被设计、景观节点,实现引水常态化。突出融合发展,结合园博会后非遗元素,加快发展文旅商贸、运动休闲等业态,促进文旅融合、带动产业发展。

在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发力突破。聚焦释放改革活力,深化渤海新区体制机制改革,推动新区与“一市三园”实质整合,实现“人财物”高效管理和资源科学配置;做强沧州港口集团,提升地主港开发经营主导能力。聚焦激发港口潜能,以黄骅港转型升级为抓手,加快总投资415亿元的22个专业化码头和总投资91亿元的7条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,力争森旭液体、沧港矿石等4个码头年内开工,确保泰地液体化工码头5月1日前投入使用;加大综合保税区跑办力度,与上海港成立集装箱航线合作运营公司,启动至伊朗和非洲外贸航线,力争全年吞吐量达到3.2亿吨以上、集装箱突破90万标箱。聚焦蓄足发展后劲,全力构建“4+3+3”临港产业体系,推动绿色化工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,签约落地、开工建设、竣工投产项目分别达到500、200和100个,新增工业投资400亿元以上;积极延伸港口增值环节,深耕港口后服务业,大力发展贸易仓储、金融保险等产业,培育壮大海水淡化、海工装备等海洋经济,争列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。聚焦打造沿海新城,加快推进博爱三甲医院等25个重点基础配套项目,以及奥特莱斯购物小镇等标志性工程,确保中东欧商务中心6月份竣工投用,进一步提升黄骅新城服务港口产业、带动区域发展能力。

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上发力突破。坚持系统治理、综合施策,坚决完成剩余6169万立方米压减和1.3万眼取水井关停任务,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、水位止降回升。强化多引多蓄,完成“万塘千渠百河”水系连通主要工程建设,引调水8亿立方米,构建“引蓄并重、丰枯互补、河渠相济、灌排共治”的水系水网。强化管水治水,健全地下水管控机制,依法查处非法开凿取水井、无证取水等违法违规行为。强化节水减排,调整农业种植结构,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农田34.8万亩,年底前工业园区和分散服务业企业全部连通供水管网、实现水源置换。

(二)千方百计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,激发有效需求、出口活力,全力夯实筑牢发展根基

精准扩大有效投资。认真落实省“实、考、保、包、促、评”六字要求,大力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,努力形成大项目“顶天立地”、好项目“铺天盖地”的生动局面。提升谋划储备的高度,坚持无中生有、有中生优,紧盯政策、聚焦优势、面向市场,精心筛选一批打基础、补短板、增后劲的优质项目,谋划储备项目1000个以上,总投资超2500亿元,加快把储备项目量级做大、能级做强、品级做优。加快投产达效的速度,常态化开展季度集中开工活动,实行领导包联、观摩考评、巡查督导、跟踪问效“四项机制”,力促沧州明珠服装服饰加工二期、泓瑞祥通石油化工装备等800个以上项目落地开工,确保盛邦兴泰新材料、华晨药业技改扩建等75个省市重点项目竣工投产。增强招商引资的热度,坚持“以招商看发展论英雄”,大力开展领导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、产品配套招商,既“走出去”招关键节点项目和补链产品,又“引进来”强资金技术人才支撑,年内签约项目500个以上,总投资超1500亿元。加大要素保障的力度,坚持服务围着项目转、要素跟着项目走,强化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和全周期管理,统筹项目能耗指标、用地用海、市政配套、环评审批;积极争取、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,努力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和项目。

深入挖掘消费潜力。实施消费市场提升行动,稳定汽车、油品等大宗消费,丰富医疗康养、餐饮住宿、休闲健身等产业消费业态,有效盘活市场,优化消费供给。实施限上企业扩容提质行动,落实支持奖励办法,年内新增限上企业80家以上。实施新消费增长点培育行动,支持传统商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,创建5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、示范企业,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10%以上;加快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,推动农村产品与服务品牌化、标准化改造,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。

持续增强出口拉动。落实和完善鼓励出口政策,开展精准帮扶行动,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空间。实施外贸促稳提质行动,积极申报沧州(肃宁)保税物流中心,培育2-3个进出口超5亿元省级以上外贸基地,实现外贸“破零”企业超过100家,力争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5%以上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抓好沧州高新区、沧东开发区2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,全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达到100家。

(三)更大力度推进动能转换,加快结构调整、迭代升级,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

传统优势产业强链条提品质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,发展壮大汽车制造、绿色化工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,年营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。加快沧州开发区汽车产业主阵地建设,支持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扩大中高端整车产能,力促献县来福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项目建成投用。推动绿色化工向高端化、精细化迈进,全力推进总投资345亿元的中海油中捷石化新材料项目签约落地,确保鑫海化工产业质量升级、沧州大化聚碳酸酯等项目竣工投产,打造国家级化工合成材料基地。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,开展重大平台创新资源集聚和科技企业服务行动,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、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50家、规上工业企业100家。

战略性新兴产业补链条扩容量。聚焦生物医药、先进再制造、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,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%以上。围绕打造国家绿色原料药基地,加快推进北京麦朗芬杰生物科技、沧州普瑞东方有机硼系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建设,构建“医药中间体+原料药+制剂”完整产业链。完善膜产业链条,建设高新区京津冀膜产业基地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、智能装备等领域再制造技术研发应用,突出抓好河间京津冀再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。做大做强数字经济,深化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战略合作,新建5G基站3500个、实现产业园区全覆盖,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,推进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。

现代服务业延链条建集群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、信息应用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,推进与先进制造业、现代农业深度融合,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%以上。做大做强圆通京南等4家省级智慧物流园区,抓好新加坡丰树沧州智慧物流基地、韵达河间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,打造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。强化数据要素赋能,加快企业产融结合服务平台建设,培育一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。积极申办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,办好中国·盐山第三届徐福千童文化节等系列活动,支持吴桥杂技大世界创建5A级景区,叫响沧州文化旅游品牌,全年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8.5%、8%以上。

(四)多措并举推动能级跃升,聚焦提升品位、打造形象,全面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

强力推进城市更新。坚持“留改拆”并举,推动中心城区72个片区征拆改造工作,20个安置区同步开工建设。全面优化城市路网结构,确保22条“断头路”5月份建成通车,年内再启动10个项目;加快石黄高速中心城区互通式立交工程建设,将长芦大道打造成为市区东部的“迎宾大道”。高标准创建3条精品街道、2个美丽街区,完成3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任务,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。持续巩固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成果,动态实施拆违拆临、整治架空线缆等20项重点任务,全力做好绿化美化、景观打造等后续文章,拆后修复率达到90%以上。

大力提高承载能力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,积极申报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,完成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任务。全面实施内涝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,新建雨水泵站5座、雨水管网4.5公里,摸排疏改小区及小街巷7.34平方公里,实现“小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”。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提升工程,完成交叉口信号灯智能化改造和全息雷达升级,中心城区新增7200个停车泊位。完善城市功能照明,科学适度布局景观照明。支持新华区建设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。大力发展壮大楼宇经济、总部经济、会展经济,加快信誉楼二期、华北商厦城市广场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,积极创建特色步行街、商业街,进一步活跃城市夜经济。

全力增强县域实力。深入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,分类推进样板示范县、品质提升县、基础强化县建设。健全完善基础设施,改造县域老旧小区240个,封闭停用14座生活垃圾填埋场,实现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全覆盖。鼓励有条件的县城争创省级以上荣誉,支持孟村、献县、吴桥创建省级洁净城市,黄骅创建省级新型智慧城市,力争河间、青县获评国家园林城市(县城),任丘、河间、泊头完成“城市体检”任务。推动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,打造一批承接疏解小镇、专业集聚小镇,沧县明珠服饰小镇通过省级特色小镇评定。培育壮大县域经济,开展“四提升一优化”特色产业提质升级行动,力争全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10%以上,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达到15个。

(五)积极主动开展精准对接,拓展合作领域、发展空间,深度融入协同发展大局

实现更深层次交流协作。围绕“需要什么、突破什么、推动什么”,健全疏解承接机制,完善基础要素支撑,深化与京津多领域、全方位对接。持续放大渤海新区、沧州开发区等平台集聚效应,吸引更多“链上”企业、协同项目落户,抓好总投资413亿元的116个项目建设,年内完成投资108亿元。巩固与重点院校、科研院所合作成果,加快中科院微电子产业园、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,全力打造国家级中试基地,形成“京津研发、沧州制造”模式。加强与中航国铁、中德诺浩等教育公司校企合作,深化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医疗机构技术交流,在教育、医疗等更多领域实现资源共享。

实现更高水平互联互通。全面融入京津冀综合交通大动脉,提速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建设,积极推进雄商高铁、津潍高铁前期工作,打造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重要枢纽。积极协调推进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项目,争取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雄安快线(R1线)延伸至任丘项目纳入省规划,加快京德、邯港、曲港高速建设及京台、津汕高速改扩建,构建与京津雄及相邻城市“半小时”“一小时”交通圈。

实现更大范围雄沧对接。发挥“地利”优势,加强与雄安新区产业功能布局衔接。主动承接雄安疏解产业和外溢企业,深化任丘与华能雄安分公司、云台集团等企业战略合作,推动吴桥管材装备园、沧县中科信达新材料管道装备产业园落地建设,力争泰达新材料、国昌线缆等36个雄安转移项目竣工投产,肃宁协同园年内签约企业40家以上,加快打造环雄安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带。

(六)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,攻克堵点难点、关键环节,进一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

推进重点领域改革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“一网通办”政务服务,开展新一轮“证照分离”“证照联办”改革,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,加快国有资本战略性、专业化重组,推动沧州交发集团、大运河集团主体信用评级提升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,健全预算管理机制,强化财政资源统筹;大力发展普惠金融,鼓励支持企业上市融资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,开展重点科技项目攻关“揭榜挂帅”,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5%以上;完善成果转化、收益分配等机制,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,全市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超过110亿元。

提高对外开放水平。提升利用外资规模质量,举办“跨国企业沧州行”、沧州—长三角招商推介会等活动,积极对接国际国内500强企业,全年引进5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0个。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办好第四届中国—中东欧(沧州)中小企业合作论坛,推动我市管道装备、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。加快开发区优化整合提升,大力开展“五未一转”土地集中整治,严把投资强度、税收贡献、亩均效益、建设周期四个关口,处置低效用地;集中打造1-2个高能级开发区,支持沧州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区,全市开发区年营业收入增长15%以上。

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。把市场主体需求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,健全完善领导包联责任制,持续抓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,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。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,用好用足金融机构信贷支持,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。充分发挥“企业家直通车”平台作用,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,构建亲而有度、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。企业家是沧州的宝贵财富,我们既要锦上添花,更要雪中送炭,让企业办事更方便、项目推进更顺畅、投资兴业更安心。

(七)坚持不懈夯实“三农”基础,持续巩固提升、有效衔接,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

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,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,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,培育突破性新品种5个以上,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在90亿斤以上。突出“五带四区三沿两环一河”发展布局,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攻点,重点打造旱碱麦、精品瓜菜等年产值超10亿元的“十大特色产业片区”;以园区建设为着力点,加快总投资152亿元的伊利集团乳业项目签约落地,集中打造孟村肉羊、献县肉鸭等产值超10亿元乃至超50亿元的“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”;以市场建设为突破点,依托盐山、吴桥、青县三个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,以及肃宁皮毛原料交易市场等交易平台,培育壮大“十大农产品交易市场”,建立农产品全链条产销体系。

全力促进乡村宜居宜业。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,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改造农村厕所12万座以上,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,完成3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,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。大力开展农村交通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深入推进静态交通管理示范村创建工作,确保年内具备条件的村庄全部建成。对大运河两侧1公里内242个村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,以吴桥古运河畔、青县曹寺镇等5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引领,融入运河主题元素,重点打造产业发展型、休闲旅游型等美丽乡村建设“十大样板”,用“绣花”功夫建设高品质美丽乡村示范带,年内申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00个以上。

全力促进农民富裕富足。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精准做好“三类人群”常态化动态监测和帮扶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严格落实种粮补贴政策,保障种粮农民合法权益。补齐产业就业“造血”短板,扶持乡村振兴重点县打造1-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,激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脱贫劳动力不少于2.3万人,脱贫户人均增收10%以上。打造加工在镇、基地在村、增收在户的“一条龙”产业链,形成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新模式,集体收入超5万元的村达到80%以上。

(八)持之以恒守好生态底线,坚持综合施策、标本兼治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

以更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。坚持PM_2.5和臭氧协同治理,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,强化VOCs行业企业监管,精细化管控裸露场地、工业企业等场所扬尘污染,精准研判、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,力争PM_10下降2%,确保PM_2.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“双达标”。加快新增“千吨万人”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规范化建设,提标改造42座污水处理厂,尽快实现入河水质达到准Ⅳ类标准、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优良水平。常态化开展河湖“四乱”问题清理整治,推动河(湖)长制由“有名有实”向“有效有力”转变。制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,切实规范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。

以更实举措推进生态环境修复。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,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,全力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安全,支持任丘、泊头等四个县级市率先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。深化实施国土绿化行动,统筹推动全域绿廊绿化建设,全年完成营造林5万亩,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2个,鼓励献县争创省级森林城市。

以更高标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制定出台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,开展重点用能单位“百千万”行动,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量替代,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盲目发展。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,推广使用光电、氢能等新能源技术,规划建设任丘氢能产业示范基地。积极引导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绿色化改造,科学降低碳排放强度,确保年内单位GDP能耗完成省定任务目标。倡导健康环保生活方式,让绿色低碳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。

(九)毫不动摇保障改善民生,持续解忧纾困、增进福祉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

提升社会保障水平。突出就业优先,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,拓宽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,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,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%。突出劳有所得,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,及时化解欠薪案件,确保投诉举报结案率达100%。突出应保尽保,大力推进全民参保,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达到95%以上。突出住有所居,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,全市新开工4459套、基本建成3000套;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整治三年行动,遏制扰乱市场稳定行为,筹建保障性租赁房1958套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
办好人民满意教育。深入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丰富课后服务内容,规范校外培训行为。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5所,增加学位2.6万个。开展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提升试训,共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20所。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,鼓励多样化有特色发展。深化产教融合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推动职业院校做强优势专业,中职学位增加至10万个,打造更加灵活的“订单式”职业教育。加快规划建设市职业教育园区,支持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。

加快健康沧州建设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积极推进现代互联网医院建设,搭建慢病管理平台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发展,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医疗资源共建共享网络。加快市人民医院东部院区和市第三医院迁建,不断扩大医疗服务供给。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,推动沧州市中医院建设。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,提速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,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,新增托育托位1.2万个,实现所有县(市、区)普惠制托育机构全覆盖。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。

筑牢疫情坚固防线。严格落实十个常态化30项防控措施,压实“四方责任”,坚决做到“四早”,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,完善疾控体系建设,从严从细做好重点场所防控、重点环节查控、重点人群管控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教育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,形成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控强大合力。强化组织推动,加快实现疫苗适接人群应接尽接,构筑坚固免疫屏障。

繁荣文化体育事业。持续推动文化惠民工程,举办“群众文化艺术节”“大运河专题音乐会”等系列活动,新建城市书房19个,确保圆满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检查。大力做好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,进一步推广冬奥文化、普及冰雪运动。加快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,建设体育健身设施150处以上,组织大型品牌性全民健身活动20次以上。积极申建国家级杂技文化(吴桥)生态保护实验区,申办第十一届中国·沧州国际武术节,擦亮杂技、武术两大金字招牌。

维护社会安全稳定。坚持“稳定大局、统筹协调、分类施策、精准拆弹”方针,持续防范化解金融、房地产、地方隐性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、区域性风险底线。扎实做好安全生产、食品药品安全、防汛抗旱、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,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,推动安全形势稳定向好。全力维护信访稳定,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,加快创建全国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,完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,打造更高水平法治沧州、平安沧州。

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,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,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。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做好民族宗教、新闻出版广电、外事侨务、人防海防、气象地震、史志档案、残疾人、红十字、关心下一代等工作,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

各位代表,按照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的原则,市政府谋划提出了15项民生实事,待会议投票确定后,我们将与省20项民生工程一起,逐个制定专项实施方案,一项一项抓好落实,让发展更有“温度”、民生更有“质感”。

四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百尺竿头风景阔,万般宏志更向前。新的一年,我们一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铭记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,严守法规纪,注重时度效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忠诚、法治、担当、廉洁政府。一是坚持政治引领,把“忠诚”作为第一要求。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把“两个确立”作为最牢固的政治信念,把“两个维护”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规矩,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“四史”宣传教育成果,善于用历史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,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,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决策部署,用实际行动为党分忧、为国尽责、为民奉献。二是坚持依法行政,把“法治”作为第一准则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,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创建活动。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,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,优化行政决策、执行、督导机制,推进行政机构职能协同、运转高效。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工作监督,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,积极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,强化统计、审计监督,深入推进政务公开,确保行政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。三是坚持实干实效,把“担当”作为第一品格。深入开展“两转两促三思考”活动,向不作为、慢作为问题亮剑,对“推诿扯皮”现象开刀,严纪律、转作风、优服务、提效能。树立更高标准,对标一流水平,着力提高抢抓政策机遇的谋划能力、攻坚突破急事难事的执行能力、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的专业能力,在加压奋进中开创工作新局面。拧牢责任螺栓、上紧督查发条、用好问责利剑,一锤接着一锤敲,一件接着一件干,确保沧州发展一个月有一个月的变化、一个季度有一个季度的成效、每一年都能干成一批大事要事。四是坚持从严治政,把“廉洁”作为第一底线。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,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,真正做到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。完善财政资金使用、公共资源交易、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内控制度,切实加强廉政风险管理,让铁规铁纪成为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。厉行勤俭节约,压缩一般性支出,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、紧要处,真正把群众“盼的事”变成政府“干的事”。

各位代表,时间属于奋进者!历史属于奋进者!披荆斩棘,昂扬的是精神力量;击鼓催征,不变的是追梦步伐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赓续百年灿烂风华,埋头苦干、勇毅前行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、美丽沧州不懈奋斗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!